配置管理,即CM,涉及采用技术或行政方法,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流程以及整个生命周期实施管控和标准化的一系列举措。配置管理起源于美国空军在设备研发管理领域的应用,伴随软件行业的持续进步,项目的复杂性日益增强,管理难度也随之攀升。由于冗余问题和变更频繁,软件版本变得混乱不堪,项目效率显著下降。起初,软件配置管理在版本控制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后,软件配置管理的范畴不断扩展,涵盖了版本控制、变更管理、流程监管以及权限管理等关键要素,并逐步构建起一套全面的理论架构。
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一系列复杂航天任务接连展开,对航天型号软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功能与性能愈发精细。与此同时,软件开发的环境和背景日益复杂,开发周期变得愈发紧张,需求变更亦愈发频繁。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软件的质量和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而通过实施软件配置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软件配置管理是GJB5000B标准中一个关键的辅助实践领域,它在软件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一管理活动贯穿于软件的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以及维护等阶段。它通过配置项的标识、基线的建立、变更的管控以及配置项技术状态的记录与审查,确保了软件工程中各项工作成果得到有效管理。同时,它还确保了在变更过程中不会出现版本混淆,有效减少了错误和返工的情况,维护了工作成果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向客户提供了准确无误的工作产品。
一、软件配置管理的策划
项目启动阶段,需确立配置管理的详细规划资料,涵盖配置管理组织架构的设定;所需软硬件资源的配置;配置项及基线的标识流程;配置项及基线制定计划;配置库的架构设计、备份维护、访问控制、入库与出库管理;变更控制流程;状态记录及配置审核活动等方面。这些内容构成了项目执行配置管理活动的根本依据。
01
配置项和基线
在软件研发阶段,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配置管理人员需对配置元素进行辨认,并依照规定为其分配独一无二的标识符。同时,他们需策划出项目所需建立的基线及其所包含的配置元素,并为其指定版本号和标识符。
软件配置管理项通常包括各类管理文档、技术文档,源代码及其执行版本,还有软件运行所必需的数据,这些内容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不断产生。
基线是指那些经过验证和确认,并作为后续工作展开基础的一组或单个工作成果。其设立的前提是,所有基线配置项都已纳入受控库并受到控制,且已顺利通过相关审批流程。在项目开发阶段,通常需要构建以下几种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
02
建立软件配置管理系统
软件配置管理通常采用三库管理模式,具体包括开发库、受控库以及产品库。
开发库系项目组成员共享的开发权限区域,其中存放了他们在日常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代码以及相关文档。
受控库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管理区域,其操作需经过相应授权,主要用于存放那些经过审核及调整后的配置项目软件配置管理 招聘,该库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则由配置管理员全权负责。
产品库构成了一个更为稳固且受严格管控的区域,主要职能是存放那些用户已验收通过的优质产品,这些产品完全符合交付及生产的各项标准,其管理和维护工作则由配置管理员全权负责。
根据配置管理库的目录布局,我们能够运用配置管理软件来构建项目的开发库、受控库以及产品库,同时还能对访问权限进行配置,这样做可以有效提升配置管理的整体效率。
二、软件配置管理的实施
在软件项目的执行阶段,相关人员依照既定的配置管理方案,执行了一系列配置管理工作,这些工作涵盖了配置项与基线的管控、变更流程的管理、配置记录的维护以及配置的审查等方面。
01
[id_1035193713]
配置项一旦通过评审,其负责人需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入库申请至受控库。申请获配置控制委员会(CCB)批准后,该配置项将被纳入受控库进行管理。若该配置项属于基线配置项,还需进行基线的发布流程。
02
变更控制
软件变更控制作为配置管理的关键环节,要求所有存储在受控库或产品库中的工作产品,必须依照既定规则进行变更处理,并执行必要的审批流程。这涵盖了从变更申请、影响范围分析、变更级别判定,到实施变更及入库的整个流程软件配置管理 招聘,并需进行全程的监控与闭环跟踪。
03
配置管理记录
在软件工程的执行阶段,产生了众多与配置管理流程相关的表格。配置管理人员会定期对这些表格进行整理,包括配置库中的配置项、基线状况、库存变动、变更申请的执行进度、配置审查结果、数据备份情况以及审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软件项目的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利益方能够及时掌握配置项的技术状况。
04
配置审核
配置审核一般包括功能配置审核、物理配置审核、配置管理审核。主要目标在于对基线完整性进行评估,同时验证配置管理记录是否准确标明了配置项的当前状态,对配置管理工具内配置项的完整性及版本进行审查,核实变更后的配置项是否与既定计划和需求相符,确保基线版本与配置项版本的一致性,确认已发现问题的追踪与闭环处理,并检查配置管理活动是否与既定计划和规程保持一致。
05
过程资产库的建立
在实施配置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对项目涉及的所有环节及工作成果进行实时记录与维护,由此生成的大量清单与数据,将为后续的测量与分析提供坚实的保障。此外,还需归纳总结项目的经验与教训、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软件文档模板以及可复用的软件代码等。这些信息在配置管理阶段即可被识别并归档,进而纳入组织过程资产库,为后续项目提供借鉴,从而简化同类项目管理任务,降低相关成本与风险。
在航天型号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运用配置管理工具,实施配置管理策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软件的品质与安全性,还能增强软件工程项目的整体开发效能,进而优化组织和项目的管理效率,最终有力地保障航天装备的品质。随着研制高强度型号及高密度发射日渐普遍,面对资源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考虑到业务特性及组织结构,如何对配置管理流程进行优化,确保软件项目既能得到有效管控,又能保持足够的灵活性而不影响工作效率,这成为了后续需要深入思考和不断改进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