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百度公司(BIDU.US)公布了第一季度的业绩,这一结果略高于市场预期。具体来说,DeepSeek项目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具体来看(只讨论百度核心):
DeepSeek 以其全网最低的价格受到广泛关注,其智慧云服务增速也因此迎来爆发式增长:百度似乎是不经意间成为了首批充分享受 DeepSeek 红利的平台之一。DeepSeek 火爆市场后,百度迅速作出反应,不仅迅速引入该服务,还开展了大规模促销活动,提供全网最低价的算力服务,这一举措直接促使智慧云服务的增速从上一季度的 28% 飙升至本季度的 42%。
用户数量迎来“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云服务之外,手百的流量同样享受了DeepSeek的利好。进入2月中旬,DeepSeek的满血版成功接入百度搜索,这一举措激活了现有用户的活跃度,直接推动了手百的月活跃用户数环比净增4500万,使手百的月活用户数达到了历史性的7.24亿。
广告表现不尽如人意,依赖AI搜索实现收益补充:广告业务承受了预期压力,同比下降了6%。尽管这一结果符合公司给出的预期,然而鉴于第一季度宏观经济状况并未如预期般糟糕,一些机构在上月实际上对百度的广告表现进行了小幅上调。然而,从预期差距的角度来看,广告收入同样不容乐观。
这也进一步表明,在第一季度中,新增的用户流量主要集中在AI搜索领域,传统广告形式并未直接从中获益。另外,随着YY并入公司自有的业务体系,公司也将失去一部分广告收入。百度公司计划在第二季度逐步推进AI搜索的商业化进程,对此,我们可以关注管理层在实施策略和阶段性目标方面的具体安排。
创新业务的经济模型正在得到优化,具体来看,毛利率方面,一季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业务结构的调整所导致。然而,经过细致的初步分析,海豚君注意到其他业务的毛利率也在持续提升,而这一改善趋势尤为显著的时间点,或许与萝卜快跑更换为RT6型号、云业务加速发展等因素紧密相关。
AI的内部效率提升仍在稳步推进:尽管百度在AI领域的外部收益尚不显著,但其内部效率的优化已持续接近一年。在一季度中,除了销售和推广有所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减少,这一现象充分展示了AI对提升企业内部运营效率的积极作用。这一现象同样适用于那些研发投入占比较大的其他互联网平台。
资本开支的扩张重新启动:目前这一增长态势值得乐观对待;百度的资本投入长期低于其他互联网巨头;去年,出于对利润和现金流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担忧,百度甚至主动缩减了资本开支。当然,这一现象也与百度持续采购算力芯片以及研发自研芯片的行为密切相关。然而,在一季度,或许是因为考虑到芯片供应受限,公司提前进行了采购,导致资本开支实现了40%的回升。
一季度自由现金流呈现下降趋势,百度似乎不再过于节省资金了。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需要偿还短期债务、完成对YY的并购以及资本性支出的增长。根据财务报表,公司账面净现金(扣除借款)达到了1337亿人民币(约合186亿美金)。百度对核心资产进行了4.45亿美元的现金回购,这一数字较前一个月有所上升,因此,截至2023年,其回购计划(为期三年,总额50亿美元)的累计回购金额已达到21亿美元。然而,回购的步伐显得过于缓慢,除非一开始就并未打算完全实现该计划。
然而,由于一季度的沉默期较长,若今年剩余时间回购量能正常增加,达到每个季度5亿以上,那么全年的回购总额将接近20亿,这将是去年的一倍。以目前307亿美元的市值计算,投资回报率可达6.5%。在主营业务增长缓慢的背景下,这样的回报率显得尤为可观,当然,这建立在按照我们的预期计划执行的基础上。
8、财报详细数据一览
海豚君观点:
一季度尽管对广告业务不抱任何期望,整个季度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云业务的支撑。得益于 DeepSeek 的助力以及一系列促销活动的开展,AI 云业务最终没有辜负众望。
在估值方面,相较于同行业公司,百度的静态估值显得略低,这表明,只要广告业务不进一步恶化,其长期估值理应进一步降低(在扣除爱奇艺股权价值,并按15%的税率计算,25年百度核心业务的税后经营利润P/E值应为10倍),因为AI云服务的增长红利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日。然而,考虑到对搜索底盘的信心并不充足,而且即便是强大的谷歌也遭遇了疑虑和质疑,因此,广告的估值难以让投资者愿意进行大胆的投入(在分部估值中,市场仅赋予广告4倍市盈率)。
即便在这样的消极预期和估值之下,云业务的表现出乎意料地超出预期,或许能够吸引到部分资金的青睐。然而,仅凭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我们还是难以充分信服百度的内在竞争力能够带来中长期的增长,从而彻底改变我们的看法。因此,在电话会议中,我们期望管理层能够明确指出,有多少增长得益于DeepSeek和大型促销活动的助力,又有多少是依靠自身实力取得的,如此一来,市场对于未来的增长前景也将拥有更为清晰的预判。
然而,另一方面,广告拐点对估值的冲击显然更为显著。在第二季度,AI搜索将逐步启动,其成效尚不明朗。海豚君预计,百度的推进步伐可能较为谨慎,以免激发用户强烈的负面情绪。从长远来看,AI搜索对传统搜索的替代趋势已不可逆转,因此,当前阶段更应注重用户体验,而非急功近利的盈利需求。
总的来说,若想准确把握业务转折点,还需持续关注,海豚君依旧持谨慎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去相比,除了成为积极布局AI成长投资的投资者所关注的焦点外,管理层对股东回报的期望也在提升,且有望在股价下跌时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以下为财报详细解读:
百度是互联网公司中比较罕见地把业绩详细拆分为:
百度核心业务范围广泛,既包括传统的广告形式,如搜索和资讯流广告,也涉猎前沿的创新领域,例如智能云服务、DuerOS小度智能音箱以及阿波罗等项目。
2、爱奇艺业务:会员、广告与版权转授权等其他。
两项业务的划分清晰可见,鉴于爱奇艺作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其数据信息详实完备,海豚投研在此对这两项业务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尽管两大业务之间大约存在1%左右的相互抵消(约在2至4亿之间),但海豚君所拆分的百度核心细分数据与实际公布的数据可能存在细微差异,这并不会影响趋势的准确判断。
一、AI 搜索的变现是 “破局” 还是 “饮鸩止血”?
一季度百度核心广告的同比降幅达到了6.1%,这一结果与公司预期相符,然而,实际情况是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环境并没有人们所预想的那么糟糕。与近期一些头部机构相对乐观的预期相比,这一表现仍然不算理想。
生态场景遭受破坏的现象,在一季度中,得益于DeepSeek的帮助,用户访问量明显回升,实现了4500万的净增长。然而,问题在于,新增的用户流量主要集中在AI搜索页面,导致传统搜索广告难以直接从这一流量回暖中获益。
仅从AI聊天机器人终端的流量数据来看,文心一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在扩大。在同期,DeepSeek和元宝在二、三月表现强劲,然而到了四月,市场上只剩下豆包一枝独秀。豆包凭借其先天的优势、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及娱乐场景的便利,独领风骚。相比之下,其他独立平台似乎难以持续扩张,它们往往需要依赖原有的平台,如百度搜索、微信等。
二季度,百度计划推进AI搜索的商业化进程。关于这一进程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公司的阶段性目标,这些因素对于对未来增长趋势的指引至关重要,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二、智慧云增长飚速,靠的是全网最低价 DeepSeek?
百度核心业务中,除广告之外的部分,大约七成收入源自智慧云服务,而剩余的三成则主要来源于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及智能音箱等领域的收入。在第四季度,其他业务板块的营收达到了94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0%,增速相较于上一季度有了显著提升。在智慧云领域,尤其是在DeepSeek的推动下,其增长速度达到了42%,这一增速远超过了市场原先预期的25%。
二月,DeepSeek 火势蔓延,百度迅速响应,不仅在所有平台全面接入,还推出了极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前半月免费,此后价格更是全网最低。三月上旬,百度推出了首个拥有多模态功能的大模型文心 4.5 以及推理模型 X1,其技术性能评分领先,且相较于 DeepSeek,价格更为优惠。
百度智能云服务的发展势头迅猛,这反映出当前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需求相当旺盛。作为提供云服务的百度,有望在一段时间内享受到增长带来的好处。
在除智慧云以外的各项业务领域,诸如小度、智慧交通、自动驾驶等,一季度业绩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纳入了YY公司(预计贡献约5亿收入),其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35%。
本身的创新业务,还是智驾业务最亮眼:
一季度,萝卜快跑接单量达到了140万单,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5%,增速相较于四季度的36%有了显著提升。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UE经济模型优化预期的推动,具体表现为增加车辆投放和拓展新的服务区域。此外,4月份,萝卜快跑在香港获得了开放道路测试的许可。
萝卜快跑不仅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其影响力更是远播海外,成功拓展至中东地区,在迪拜和阿布扎比等地设立了分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萝卜快跑将在迪拜启动道路验证测试工作。
三、AI 对内提效,创新业务经济模型改善
业务结构的调整导致集团整体毛利率降至52%。尽管非高毛利率的收入部分与上一季度相比增加了2个百分点,但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这表明创新领域的业务,特别是智能驾驶业务的用户评价模型仍在持续优化。
从资本投入的角度分析,百度在AI服务器和芯片领域的投入,一季度资本支出正式开启增长模式,与上季度相比实现了环比上升,扩张趋势已初露端倪。尽管可能存在因芯片限购而提前购买的拉动效应,但DeepSeek引领的革命性大模型研发新路径,在显著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之后,显然也激发了一轮新的需求增长。这也使得上游的 “铲子商” 也增加投入扩大供给。
在经营成本方面,AI对内部效率的提升作用仍在持续,特别是在基础研发人员方面。第一季度研发成本降幅达到16%,全员共享业务成本同比减少了36%,考虑到市值大约缩水了15%至20%,其余部分则主要归因于人员结构的优化。
一季度百度核心业务的经营利润达到了42亿元,利润率为1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这一结果大体上符合市场预期。业务结构的调整将对整个集团的盈利能力产生深远影响,在广告市场压力未解除的情况下,利润水平预计将持续低于收入水平。目前,我们只能寄望于AI搜索的商业化进程来扭转这一局面,然而,与此同时,用户可能产生的反感和额外的不满情绪,也构成了一种潜在的风险。
对于那些不关注分部估值,日常关注现金流和集团净资产收益率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对于百度盈利状况持续恶化的情况感到非常痛苦,除非公司大幅增加回购,否则对他们来说,投资百度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