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国家安全部:闲置废旧智能设备处理不当或成泄密黑洞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5-22 14:01:36     187

中新经纬5月17日报道,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于当日发布文章指出,若对闲置或废弃的智能设备处理失当,这些设备可能演变成信息泄露甚至泄密的巨大隐患,从而引发安全方面的风险。

国家安全部强调,技术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导致智能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随之提升。在升级或更换设备的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旧智能设备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众多智能设备中储存着我们的社交路径、财务资料、消费习性以及健康数据等众多敏感信息。

闲置智能设备里藏有大秘密

国家安全部指出,许多人误以为手动清除信息以及将智能设备恢复至出厂状态便足以确保安全。然而,这种常规删除操作仅是将数据标记为“可被覆盖”,实际上数据仍存留在存储芯片之中,极易被专业的数据恢复工具恢复。公开资料显示,受经济利益驱动,专业数据擦除技术门槛较高,同时企业及个人对数据保护意识较为淡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我国近半数的闲置交易智能设备存在数据残留或数据擦除不完全的情况。

不当处理隐患无穷

国家安全部提醒,近期频繁出现因废弃或回收未使用的智能设备而引发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这些被淘汰的智能设备若处理不妥,很容易造成信息安全风险。

随意抛弃,危害极大。对于已经损坏且难以修复的智能设备,许多人选择直接将其丢弃。然而,若经过专业处理,即便这些设备无法正常运作,其主板与芯片仍有可能得到修复,而存储其中的数据也有可能被读取。因此,那些被随意抛弃的所谓“废物”,可能成为别有用心之人随意访问的数据库和信息库。

闲置交易领域,暗藏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在智能设备跨国流通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和个人为了节省开支、加速通关,不惜采取隐瞒商品名称、私藏物品等手段。特别是那些掌握关键信息的网络基础设施运营商,在未向我网络信息管理部门进行备案、未进行安全评估的情况下,若擅自将含有加密信息的硬盘以及未彻底清理的闲置智能设备运往国外,极有可能引发数据泄露的严重风险。

闲置的设备,可能成为窃密的跳板。这类智能设备即便在关闭状态下,也可能被远程锁定和追踪。若设备中预先植入了特定软件或设置了后门,其摄像和录音功能即便在关机时也能被启动。相较于正在使用的手机,那些已经关闭的闲置智能设备往往更容易被忽视,它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监控和窃听的工具。

国家安全部门提醒,闲置的智能设备与普通废弃物品有所区别,在处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日常使用计算机时勿涉及机密内容。务必遵守原则,即不上网时不得接触机密,上网时不得泄露机密,禁止使用联网智能设备记录、存储、处理或传输任何敏感或机密信息,并定期对设备内存进行清理,同时检查并修复系统漏洞,以增强智能设备的安全性。严禁将联网智能设备带入涉密区域,亦不得在非涉密场所讨论机密话题。

在处理个人隐私信息时,必须确保操作得当。在升级或更换智能设备之前,务必将旧设备中的所有资料彻底清除。为了减少数据残留的痕迹,可以故意存入一些无足轻重的文件,以占用部分存储空间,然后执行恢复出厂设置的操作。如此循环往复,有助于尽可能地覆盖原有存储内容,从而降低数据被恢复的可能性。

妥善处理闲置的设备。应立即终止旧设备上所有应用的登录,清除之前的登录历史,并在需要时更新关键账户的密码;同时,要迅速关闭定位功能以及麦克风等隐私权限,切记不可在未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将旧手机出售、赠予他人或随意丢弃。(中新经纬APP)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