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热又带火一家文创企业。
2025年5月,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这家以铜制文化创意产品著称的公司,正式踏上了资本市场的征程。
俞光,这位毕业于美术中专的70后绍兴人,创始人身份使他因一尊价值120万元的铜制关羽像而毅然投身创业。经过十年的辛勤耕耘,他将铜器这一冷门行业打造成年营业额达5.7亿元的规模,市场份额更是占据了35%,成为小米投资中独树一帜的“文创大将”。
我国铜制文化创意工艺品领域,铜师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5.0%,以总收入为标准,位居行业首位。连续三年,即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铜师傅在天猫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上的铜制文创产品类别销量均居首位。
在产品上市之前,铜师傅已经成功完成了多轮资本的注入,投资方阵容强大,涵盖了诸如顺为资本、小米集团、海泉基金、锦元资本、云沐资本、凯辉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知名机构,此外还有复星创富、金鼎资本、央视基金、湾区投资、如码资本等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也以个人身份加入了这一投资行列。
用小米模式做铜质潮玩
绍兴美专美术专业出身的俞光,早年凭借摆地摊、从事装修等工作,磨砺出了灵敏的商业触觉。31岁时,他创立了卫浴品牌雅鼎,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并成功登陆新三板。然而,他内心深处的艺术情怀促使他再次创业,2013年,他创立了铜师傅,旨在将传统的铜艺技艺普及到普通家庭。
俞光的创业灵感源自于一件价值连城的关公雕像。2013年,他的办公室里的一尊木雕关公像出现了裂缝,在寻找替代品的过程中,他遭遇了120万元的报价,这让他深感震惊。鉴于铜器市场高价与低质并存的现象,他决定自主研发铜工艺。
将铜制艺术品从神圣的庙宇陈列转变为时尚青年的追捧对象实属不易,俞光究竟采取了哪些策略?
俞光作为小米的忠实拥趸,与小米品牌同出一辙,以“高性价比”作为市场切入点:2014年,他推出了售价仅为19.9元的铜葫芦,仅在天猫旗舰店一天便吸引了300万的流量。由此,他确立了生产热销产品的策略。随后,俞光将小米的商业模式引入文化创意产业,运用“成本定价法”颠覆了行业的暴利模式,399元的铜木家具和39元的铜葫芦均遵循着相同的利润计算公式。
行业变革远不止于此,他在材料选择上大胆尝试,用铜来取代树脂和木材;在销售渠道方面,电商平台直销的份额已经超过了七成;此外,他还通过知识产权合作,与漫威、故宫等顶级IP进行跨界联名。
显而易见,他取得了胜利。以2016年为例,铜师傅请来了六小龄童担任形象代言人,并推出了一款以“孙悟空”为原型的铜制雕像。该产品在众筹阶段便吸引了接近2000万元的订单,这一成绩刷新了当年淘宝平台上单个项目众筹金额的最高纪录。
俞光曾言,泡泡玛特专注于潮流玩具的打造,而铜师傅则致力于传统元素的潮流玩具创作。以《西游记》为灵感的“大圣”系列,便是铜师傅最具标志性且成绩斐然的原创IP之一,该系列为其带来的收入已超过8950万元。
2021年,公司为了使产品线更加多元化,特别推出了名为“玺匠金铺”的黄金文化创意品牌,并着手打造第二条发展路径。自工坊起步,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文创领域的巨头,连续三年在电商平台天猫和京东的文创产品销售中荣获铜奖,并在2024年以35%的市场份额稳坐行业龙头位置。
文创赛道跑出“现金牛”
铜师傅的业务涵盖了五大核心板块,包括铜制、银制、金制、木制和塑料潮流玩具。其中,铜制产品占据了超过96%的营收,是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
在2022至2024年间,铜师傅的线上平均客单价始终保持在750元以上,主要销售途径包括天猫、京东以及抖音等直销平台,且顾客的复购率介于56%至59%之间。目前,公司的产品种类已超过2000种,并且每年都会有数百款新品上市。
招股说明书揭示,该企业在2022年至2024年的年度营收依次为5.03亿、5.06亿以及5.71亿元;与此同时,其净利润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分别为5694万、4413万和7898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到了2024年,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实现了高达79%的显著增长。
2024年,高毛利黄金文创实现收入127万元,这一成绩标志着其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动力。当年,公司的毛利率攀升至35.4%,而净利率更是高达13.8%。
文创企业中,打造独特的IP体系至关重要。在2022至2024年间,铜师傅成功推出了300个、279个以及456个全新的原创产品IP。这些自创IP带来的收入,分别占据了总营收的94.1%、88.3%和93.7%的比重。与此同时,公司还获得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复仇者联盟》以及《哪吒2》等多个知名IP的授权。
铜师傅在众多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拥有九家直营店面,同时还有五十四家加盟经销商负责运营六十八家分店。展望未来,公司计划增设三十家直营店铺,并实施全球性的IP战略。此外,铜师傅打算在三年内将黄金文创产品的收入比例提高到十个百分点,同时通过IP授权的方式进军欧美市场。
雷军朋友圈护航,IP经济的又一次胜利
铜师傅发展史上的一次关键转折点来自于雷军的加持。
顺为资本与小米集团在2017年8月共同领投了A轮融资,这一投资行动与小米倡导的“高质价比”理念高度契合。同时,海泉基金和锦元资本也参与了投资,合计跟投金额达到了1.1亿元。
这一切起源于2017年举办的“铜粉节”,小米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被粉丝们的热情所打动,进而促成了俞光与雷军的首次见面。在那次会面中,俞光并未携带商业计划书,仅凭手中那些分量十足的铜像样品,便成功说服了雷军。雷军甚至公开称赞他是“小米体系之外最贴近小米精神的企业”。雷军强调,他几乎未利用小米的任何资源,完全是凭借对小米模式的坚定信念、深刻理解和亲身实践,在铜工艺品这一领域取得了让同行难以置信的卓越成就。
在确认了文化消费的持续发展潜力之后,雷军旗下的企业团队在B轮融资阶段持续发力。2018年8月,凯辉基金担任领投方,同时顺为资本、小米集团以及云沐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参与跟投,共同筹集了3.1亿元人民币。经过本轮融资,企业的估值攀升至1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相较于A轮融资时增长了近三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7月的小米上市典礼上,雷军向港交所主席赠送的两件作品——“纯铜骑牛米兔”和定制的“纯铜点赞米兔”——均出自铜师傅之手。
2021年,公司成功推进品牌升级战略,于当年8月完成了2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我国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领投,复星创富、金鼎资本等机构参与跟投。随后,铜师傅通过股权转让,引入了央视基金、湾区投资、如码资本等新的投资机构。在此过程中,俞光明确表示,将把所融资金投入到黄金、银质等跨材质产品的研发以及IP矩阵的拓展中,旨在成为全球知名的文化符号供应商。
在上市前的股权布局中,俞光持有26.27%的股份,而顺为资本和小米分别以13.39%和9.56%的持股量位列第二、第三大股东。2022年,铜师傅曾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上市申请,而到了2024年,公司则转向了香港股市。
铜师傅的兴起标志着IP经济领域的又一重大成就。依据2023至2025年最新的行业研究报告,我国IP经济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全球文化消费市场的一大动力。预计到2025年,我国IP经济行业的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年增长率高达16.7%。IP相关产品市场增长势头强劲,预计到2025年,相关产品总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而在这些产品中,消费品领域的IP授权比例将超过60%。
以IP为核心,市场上涌现了诸如泡泡玛特、卡游、布鲁可等众多潮玩品牌,它们不仅创造了财富的传奇,也成为了潮流文化的代表。
实际上,当前众多风险投资家对“IP经济”的态度正逐渐转变。据一位专注于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家透露,随着风险投资领域范式的演变,他们对于科技领域的宏大叙事商业模式已感厌倦。究其原因,许多高科技企业依赖股东的持续注资和银行的贷款维持运营。因此,他开始转变思路,思考何种商业模式才是优秀的。最终,他得出了IP经济这一结论。
他认为,在文化产业中,那些轻资产运营的小型团队,通过IP授权和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增强其影响力,或许更符合当前创业的商业模式。他半开玩笑地说:“以前我们常问创业者技术门槛在哪里,但现在看来,粉丝盲目消费的力量才是真正的门槛。”
泡泡玛特与铜师傅均拓宽了资本市场的新视野。铜师傅正处于效率革新与传统技艺的交汇之处,演绎了中国文化创意品牌的新篇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作者:黎曼,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