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味精鼻祖味之素:从发现鲜味到中国庞大味精市场规模揭秘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5-17 15:01:27     58

更高附加值

或许众多消费者并未意识到,如今我们日常所用的味精,其起源竟然是味之素公司所研发与制造的。

数据表明,在1908年,东京大学的池田菊苗教授在海带中成功提取了一种源自谷氨酸的美食成分,并将其命名为“鲜味”,这一发现使得“鲜味”成为了继甜、酸、咸、苦之后的第五种基本味觉。紧接着,味之素集团在1909年首次将谷氨酸钠作为调味品投放市场,并为其命名为“味の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味精。

中国目前稳居全球味精市场之首,其消费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据小食代查阅的味之素财务报告揭示,依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24财年,我国味精市场的总规模已膨胀至182万吨。在这其中,面向消费者的C端市场占据了超过60%的份额,而面向商业用户的B端市场则占据了大约40%的份额。除我国之外,全球其他地区的味精市场规模约为180万吨。

被誉为味精行业的始祖,味之素在全球味精领域占据了约20%的份额。然而,该公司并未对外公布其在中国味精市场的具体份额。

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调味品企业在我国的营销策略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味精产品,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附加值更高的调味品产品组合。

“我国销售的纯味精产品名为‘红碗牌’,其原料包括玉米等植物,发酵制成,其中谷氨酸钠含量高达99%以上。然而,这并非我们销售量最大的产品。在纯味精市场,相较于国内同行,我们的竞争力已经有所下降,不再是我们的发展重心。沟上谦一对小食代表示,味之素公司在中国正致力于加强研发,推广新一代的鲜味物质及其应用。”

我们目前主打的产品是“I+G”(即核苷酸,亦称第二代鲜味调味品)。他透露,此外,我们还有在味精颗粒表面涂有I+G的“天添鲜”产品、升级版的超级I+G(视为第三代鲜味调味品)以及运用氨基酸技术恢复自然肉味的MM-100等核心产品。

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

观察可见,味之素的产品种类持续增多,除了鲜味基础之外,复合型调味料也日渐增多,涵盖了如肉味系列的“魔厨”高汤、鸡味系列的“辣也鲜”火锅鸡精以及海鲜味系列的“螃蟹风味复合调味料”等多种风味——这些产品的单件售价和利润率均有所上升。

我们正致力于开发并分阶段推出去腥、香辛料增强、口感加浓等新型功能性产品及解决方案。沟上谦一如此向小食代透露。截至目前,根据配方统计(未包含不同包装与规格),味之素已成功推出了约60种调味品。

在华创新高

在2024财年的尾声,味之素在我国调味品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沟上谦一直向小食代强调,这主要得益于新业务的强劲增长,而面对市场行情不佳,原有业务仍能实现与去年同期相当的个位数增长。此外,他还表示,利润表现尚可,而推动利润进一步增长的关键因素,依然是销售规模的扩大。

小食代观察到,在味之素于5月8日公布的最新财务报告中,2024财年该集团的国际销售额和营业收入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海外调味品及食品业务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同时,医疗保健以及其他业务领域也呈现出复苏迹象,共同推动了整体收入的增长。味之素公司如是强调。

具体分析,销售额实现了1.5305万亿日元的佳绩,换算成人民币约为7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若剔除汇率变动的影响,增长率则为4%;同时,营业利润达到了159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79亿元,同比增长7.9%,剔除汇率变动影响后,增长率为4.5%。

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

目前,我国业务在整体中所占比例尚显有限。“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在于拓展业务规模。”沟上谦向小食代表述说,“以调味品业务为例,我国业务量仅占(集团)全球总量的不到10%。”

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味之素集团设立了8家法人机构,拥有员工约2000名。该公司在调味品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在上海松江区设立了一家生产基地,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18个联络点,员工规模大约在250人上下。

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

我们起初涉足的是面向消费者的调味品业务,然而在经历了多次挫折后,我们的业务模式已几乎完全转向了面向企业的2B市场,涵盖了餐饮等多个领域的客户群体。在向企业客户供应产品后,他们还可能将我们的产品推广至盒马鲜生等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渠道。沟上谦一如此阐述。

在探讨味之素调味品的竞争优势时,该企业负责人指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大关键点。

首先,关键在于产品的独特性。如何实现差异化?他解释道,核心在于我们极为看重的原料。总部负责进行基础研究,探究各种物质及其功效。这种具有差异化特点、能发挥关键作用的原料,构成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其转化为产品,进而推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

二是致力于提供多样化的应用方案。“目前,众多调味品生产商均能提供解决方案,我们也在不懈努力。例如,在提升辣味方面,我不仅会展示原料,还会将其加工成酱包、粉包、汤底等多种产品形态,并附上创意十足的菜谱。”沟上谦一如此说道。

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_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

他强调,味之素不仅在东京的总部设有研究中心,而且在世界多个地区设立了研发机构。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亦设有我们的研发团队,该团队致力于将总部的基础技术应用于中国本土的产品设计和解决方案中。

保持双位数增长

在创下新高之后,味之素公司今年正持续拓展其在中国市场的调味品业务范围。

我们的调味品中鲜味和咸味种类丰富,未来这一领域将持续得到强化。此外,今年我们着手拓展甜味调味品的生产,尤其是那些适用于饮料产品(例如乳制品、果汁、酸奶)的品种。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产品线相对有限,客户群体也较为有限。沟上谦一如此向小食代透露。

面对关税对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提问,他回应称,味之素在中国开展调味品业务时,具有强烈的本土特色;虽然部分原料来源于日本和泰国,但美国进口的原料却极为罕见;再者,我们的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国内,因此关税变动对业务的影响并不显著。

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_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该调味品企业打算在中国市场实现每年至少两位数的稳步增长。

沟上谦向小食代强调,这种每年持续的双位数增长态势,单靠今年好明年不好的说法是不够的。其主要动力包括两点:一是依托新技术或新功能的产品不断更新迭代,二是积极拓展新客户群体,同时深入挖掘现有客户的需求。

有趣的是,沟上谦一特别指出,在销售额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的情况下,若员工数量保持不变,那么“即人均销售额、人均利润若有所上升”,我们将相应地“回馈给员工”,也就是说“人均待遇也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

这也基于味之素集团此前制定的2030规划目标。

小食代观察到,该集团在2023年2月推出的“ASV(味之素集团创造共享价值)2030中期规划路线图”中,以“氨基酸科学”作为核心,确立了一系列宏伟的目标,其中一项便是将营业利润提升超过10%。

芯片界“隐形王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2030年的业务规划中,还涵盖了一项外界看来颇为独特的业务领域,即半导体绝缘膜,具体为ABF(Ajinomoto Build-up Film)。

网络上广泛传播着“味之素卡住芯片咽喉”的观点,这一说法表明,味之素的ABF材料在芯片生产领域扮演着“幕后王者”的角色,其在半导体行业中的地位与光刻机等关键设备相当重要。

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_

据相关资料显示,ABF作为一种适用于高性能半导体器件(例如CPU、GPU)的层间绝缘材料,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个人电脑、数据中心服务器、5G通信设备以及智能汽车等多个领域。

小食代发现,目前,味之素在全球半导体绝缘膜市场中的份额已超过九成;同时,ABF产品也在我国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进行销售,而这些产品主要源自日本进口。

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_对话味之素调味品中国掌门人:在华调味品生意增长80%,还给芯片供原料

小食代观察到,在FBIF2025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中,中国本土的魔芋生产商向味之素请教如何构建这一“第二增长曲线”。据悉,这家企业也有客户将他们的产品用于半导体绝缘材料的采购。

ABF与我们的其他业务在外观上似乎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它是在生产氨基酸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正如沟上谦一所说,这一领域的发展需要与合作伙伴的专家携手共进,共同研发产品。首先,我们不能独立进行,必须与专家们合作;其次,我们必须具备远见,因为半导体行业的进步速度非常快,我们必须能够预测到明年、后年乃至五年后的变化和需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作者:何丹琳,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