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京东踏入外卖领域,行业的变革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最近,京东推出了“百亿补贴”策略,与美团外卖的“千亿助力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价格竞争。同时,淘宝将“小时达”服务升级为“闪购”,饿了么负责提供外卖配送服务,并同样提供了大规模的补贴。这种激烈的竞争虽然短期内让消费者受益,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并无益处。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其他四部门对京东、美团、饿了么等知名平台公司进行了约谈,强调需确保公平竞争、秩序井然,合力打造优质市场氛围,并切实保障消费者、平台商家及外卖配送员的合法权益。此举明确表达了反对恶性竞争的立场,旨在推动平台经济朝着规范、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要实现优胜劣汰,必须依靠市场竞争的力量。这种竞争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各个要素,还能让消费者享受到实惠,同时确保企业能够获得必要的利润以持续创新。然而,若竞争陷入低水平的“内卷化”,反而可能带来多方面的损失。恶性竞争和地方壁垒导致某些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而利润却大幅下滑,诸多项目资金链出现断裂,车主面临维修保养的困境;电商平台实行的“只退款”政策,压缩了商家的生存空间,助长了低质低价的不良风气……在一段时间内,这样的案例并不罕见。企业家直言不讳,某些行业陷入无节制的价格竞争、盲目跟风的赛道竞争、以及恶性的人才争夺,这不仅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还扰乱了产业链和市场的稳定秩序,严重阻碍了产业的优质发展。
“内卷化”的竞争模式耗费了社会资源,难以维持长久。回想网约车行业刚兴起时,滴滴与快的曾展开一场“补贴战”,双方每日最高亏损额高达4000万元。显而易见,这种竞争模式注定无法持续,最终以两家公司宣布合并告终。
监管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对于整治“内卷式”竞争至关重要。在几年前,社区团购领域就曾出现多家平台企业进行“圈地运动”。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组织了规范社区团购秩序的行政指导会议,强调社区团购中存在低价倾销现象,并要求必须严格遵守“九个不得”的规定。通过依法强化对社区团购价格行为及反不正当竞争的监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得到了有效保障。
要协调好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的相互作用,必须确保“有形之手”在适当的时候果断行动。自去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遏制‘内卷化’不良竞争”的方针,至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整治‘内卷化’竞争,规范地方及企业行为”,进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整治“内卷化”竞争进行了详尽安排,一系列措施得以具体实施,反“内卷”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需将“看得见的手”塑造为“助力之手”。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精神内核,它能够促使企业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众多平台在争夺外卖及即时配送市场,这一现象背后蕴藏着真实的市场需求,体现了消费者对于更低价格和更优质服务体验的渴望。相关部门迅速对市场竞争进行规范,并非要停止竞争,而是指导平台公司放弃价格战的“内卷”竞争模式,拓宽思维,将争夺现有市场份额转变为开拓新市场,强化技术创新,注重特色发展,重返健康竞争的轨道。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有效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平台经济作为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媒介,潜藏着丰富的成长动力和新兴机遇。通过构建完善的常态化监管体系,能够迅速制止并有效预防内部恶性竞争,从而保障行业沿着规范化路径稳健前行。如此一来,平台经济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领域,开拓出前所未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