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六年的时光流转,互联网领域内关于“围剿微信”的讨论声逐渐消失,无论是腾讯本身,抑或是抖音、阿里巴巴、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均未在社交领域投入过多精力。根据CNNIC的数据,截止到2024年12月,我国即时通讯用户数量已达到10.81亿,比2023年12月增加了2170万人,这一比例占据了网民总数的97.6%。即时通讯软件在网民中的使用频率极高,而相比之下,网络视频、短视频以及网络购物的用户数量和使用频率都要逊色于即时通讯。
或许我们不禁要思考,尽管用户众多,用户习惯也无需额外培养,但为何腾讯、抖音、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业不再推出新的社交应用?时至今日,2025年已至,大众依然普遍使用微信和QQ。
实际上,国内那些互联网巨头并未放弃对社交软件的觊觎,他们始终对此保持着强烈的兴趣。2019年,我国互联网行业迎来了一次社交软件的短暂繁荣。
2019年1月15日,张一鸣旗下的今日头条推出了“多闪”,快播的创始人王欣推出了“马桶MT”,锤子科技的罗永浩则推出了“聊天宝”,这三款社交应用同日上线,呈现出对微信进行围攻的态势,众多网友对此持乐观态度。
一方面,广大用户迫切希望涌现出更具创新性的社交平台,以打破陈旧的社交网络;另一方面,他们对微信产生了厌倦情绪,渴望一睹更多新颖产品的风采。市场需求中总存在未被满足的部分,用户使用微信的时间越长,心理上对新兴社交产品的期待就越加强烈。马桶MT、聊天宝、多闪等似乎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这股社交软件的短暂繁荣潮中,不少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纷纷投身社交领域,意图分一杯羹。2019年6月,搜狐正式推出了社交产品“狐友”,公司创始人张朝阳亲自担任推广大使。紧接着,2020年,美图公司接连推出了“高光”与“不方”两款社交应用。与此同时,陌陌公司也陆续推出了MEET、Cue以及赫兹等多款社交产品。2020年,网易云音乐推出了名为“心遇”的社交应用程序。进入2022年,百度也推出了自己的语音社交应用,名叫“嗨圈圈”。
腾讯公司也在竭尽全力研发新的社交软件,陆续上架了轻聊、有记、欢遇、朋友、猫呼、回音、轻缘、灯遇交友以及Hood等超过数十种的社交应用程序。
这股社交软件的兴起势头迅速被现实击溃,用户在需求层面确实期待着新型社交产品的诞生。然而,社交产品的核心在于社交关系链。用户在尝试了新社交软件后,却发现难以找到社交关系链,整个应用中几乎见不到几个活跃用户。因此,随着用户对社交产品最初的新鲜感逐渐消退,马桶MT、聊天宝、多闪等应用也迅速失去了用户的兴趣,最终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腾讯公司旗下的轻聊、有记、欢遇、朋友、猫呼等应用,与马桶MT、聊天宝、多闪色命运等产品相似,也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这股社交软件的潮流使得腾讯、抖音、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业深刻认识到社交软件领域的进入壁垒与挑战之大:
1.微信和QQ就像两座大山一样难以撼动。
社交软件领域高度依赖于社交关系网络,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用户之间的连接呢?
用户声称他们渴望一款全新的社交平台,然而一旦真正要求他们尝试使用,发现愿意尝试的人数并未如预期那样众多。
互联网巨头们试图对微信进行围攻却未能得逞,这一事实反而进一步证明了微信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根据腾讯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该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了14.02亿,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与上季度相比则增长了1%。
互联网巨头在社交软件领域遭遇困境后,对这一市场产生了畏惧心理。它们意识到,社交软件最终难以逾越的障碍在于,无论多么多样化的社交软件,最终都难免陷入“我们互相加个微信吧”的境地。草社区产品虽然试图阻止用户与博主互加微信,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并无太大效果。单靠防范是难以奏效的,反而可能引起用户的不满。只是发了一个微信ID,怎么就突然变得有问题了呢?
大型企业未涉足新型社交应用领域的第二个因素在于,这类软件的开发成本高昂,盈利周期相对较长,与直接的经济收益存在一定距离。
电商和外卖这类市场,其显著特点是距离资金流动更近,一旦平台上线,便能迅速获得现金流,即便面临亏损,现金流入也是持续的。然而,社交软件的发展模式却与此不同,其盈利途径涵盖了广告、增值服务、小游戏等多种方式,这些盈利方式都高度依赖于庞大的用户群体。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以App形式存在的应用都需投入大量资源以吸引新用户,电商和外卖在吸引用户后能够实现收入,而社交软件则难以达到这一效果。
郭静对互联网领域的观察指出,目前这些互联网巨头普遍进入保守发展阶段,他们不再频繁推出各类新型应用,转而致力于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深耕现有业务的防御壁垒,亦或是聚焦于具有广阔前景的AI领域,亦或是寻求与现有业务的深度融合。
至于社交软件,这类业务属于互联网领域的传统范畴,行业巨头们对于这类看似无形的投资项目并不愿意投入资金,再者,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挑战这样一个已经相当成熟的市场。
行业巨头更倾向于青睐那些具备自主盈利能力和能够迅速实现盈利的项目,而社交软件并不符合这一标准。
然而,根据用户的需求分析,陌生人社交市场在整个市场中仍然具有需求。我于2024年2月撰写了一篇题为《微信“摇一摇”功能撤除之谜:陌生人社交面临困境》的文章。即便时至今日,仍能在后台看到一些用户询问“为何微信摇一摇被下架”、“如何恢复微信摇一摇”等问题。微信摇一摇功能构成了社交平台中陌生人互动的环节,一旦该功能被撤除,众多用户在陌生人社交方面的需求便无法得到满足。
社交软件面临的一大难题是,仅凭社交功能本身难以实现盈利,这和早期QQ提供的增值服务颇为相似。若新社交软件尝试引入增值服务,要么难以扩大用户群体,要么用户付费意愿不高,结果往往难以构建起庞大的社交网络。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小众社交应用,然而,与微信、QQ这类拥有亿万用户规模的社交平台相比,几乎找不到类似的存在。那么,究竟是谁来填补用户在陌生人社交方面的需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