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_1001337027]
作者|周永亮
编辑|靖宇
今年,理想被「群狼」盯上了。
2025 年将是中大型 SUV 市场的重要年份。中大型 SUV 介于紧凑型 SUV 和全尺寸 SUV 之间,车长在 4.4 米至 5.1 米之间。预计 2025 年有超过 15 款具备竞争力的中大型 SUV 集中上市。这些中大型 SUV 覆盖增程、插混、纯电、换电等多种动力形式。价格区间从 20 万元到 80 万元。届时将形成全面竞争格局。
中大型 SUV 市场起初是 BBA 的专属领域。伴随新能源市场的兴起,理想 ONE 凭借其精准的定位以及增程电动的配置,在上市之初便取得了市场的成功。接着,问界新 M7、理想 L6 等车型领先于细分市场,其销量超越了奔驰、宝马和奥迪。
为什么今年车企对中大型 SUV 如此偏爱呢?理想作为这个市场的领先者,能够守住优势吗?
01
中大型 SUV「修罗场」
车企的竞争,总是需要一个「靶子」。
在过去几年的智能汽车浪潮里,大家都在竞相以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为对标对象,期望凭借更大的空间以及更高的配置,去成为特斯拉的“Killer”。
各家都来势汹汹,且奇招不断。然而,除了小米 SU7 之外,没有任何车型能够真正对特斯拉的基本盘构成威胁。接下来,大家认为有可能对 Model Y 产生影响的或许是小米 YU7。
腾势 N9 是比亚迪高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渴望与理想 L9 和问界 M9 一较高下。图片来源为腾势官网。
目前,新能源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 50%,并且竞争也已经进入到了“淘汰赛”的阶段。在面对所剩数量极少的“蓝海”市场时,各大车企都在加快速度进行圈地。在这些当中,理想 L9 以及问界 M9 所处的中大型 SUV 市场,正在成为新的各个势力都必须争夺的地方。
目前大约有 15 款以上的中大型 SUV 车型。其中有腾势 N9,有深蓝 S09,有领克 900 EM-P,有极氪 EX1H,有广汽传祺 S7,有昊铂 HL,有乐道 L90,还有吉利的银河星舰 9 等。
这些车型的价格区间在 20 万到 50 万左右,旨在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同时,它们大多采用了当下市场偏爱的三排六座布局,并且搭载了混动技术,以此来兼顾续航与性能。当然,其中有像乐道 L90 这样的车型,它凭借独特的换电模式打造出了差异化的特点。
住房消费从“有地方住”发展到“住得舒适”,汽车也正在经历从“能够行驶”到“行驶得愉悦”。|图片来源:问界官网
那为啥各大车企都将目光投向中大型 SUV 市场?
很多人可能没留意到,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中大型 SUV 符合了当前汽车市场“改善性”的需求。当下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人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置换用户和增购用户已成为购车的绝对主力,其比例远远超过首次购车人群。乘联会预测,到 2025 年,首次购车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到 30%左右,而增购、换购的比例达到了 7 成。
这意味着,大多数用户已经拥有用车的经历。他们不再仅仅只对基础的代步功能感到满足,而是希望能拥有更宽敞且舒适的空间,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先进的智能体验。
销售数据验证了这一趋势。2024 年全年,在国内大中大型 SUV 市场,其销量达到 164.6 万辆。该销量同比增长了 52.5%,这相当于同期乘用车市场平均增速(5.8%)的 10 倍。
中大型 SUV 通常体型较大且质量较重,因此在能耗和续航方面会遭遇挑战。不过,近些年来增程和插混技术发展迅速且逐渐成熟,这为中大型 SUV 提供了支持。
宁德时代的骁遥增程电池,率先将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能力提升到 400 公里以上。这样一来,日常城市通勤以及中短途出行都能够实现纯电驱动。与此同时,它还具备 4C 超充能力,宣称能够实现“充电 10 分钟,补能超 280km”,极大地提升了补能效率。
自主品牌在最近这几年呈现出一种集体趋势,那就是“品牌向上”。它既是品牌技术实力的展示平台,又能有效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并且,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紧凑型市场相比,中大型 SUV 的毛利率显著更高,这种情况“诱惑”着各大车企加快布局。
理想汽车深耕中大型 SUV 市场,赛力斯也是如此。它们的毛利率比行业平均水平要高很多。报告表明,2024 年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毛利率达到 26.21%,理想汽车是 20.3%。此数据不但远远超过传统燃油车领域,还超过了特斯拉的 19.8%。
02
理想或成最大受害者
在中大型 SUV 市场的竞争态势里,新势力品牌成功打破了传统的格局。当下,像理想 L6 以及问界 M9 等这类作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型,已然在销量方面超越了奔驰、宝马和奥迪。
然而,在这高光的背后,是更为严峻的挑战。大批新玩家入场后,理想、问界这些先行者,将会遭遇后来者的“围攻”。他们一方面要抵御低价竞品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也需要持续突破技术天花板,以此来维持高溢价。
在这场攻防战里,问界曾经历了短暂的换代真空时期。不过,它借助鸿蒙智行生态,成功打造出了差异化的体验,因此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2025 年已至,问界的销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1 至 3 月份期间,赛力斯汽车(包含问界品牌)的累计销量仅为 4.5 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 46.31%,这是为数不多的销量大幅下跌的新能源品牌。
这背后主要是因为问界进入了产品迭代周期,所以很多用户都在等待新车上市。例如在新车上市之前,问界 M8 的预售订单在短时间内就已经突破了 15 万辆,并且有很多用户成为了“等等党”。
2025 款问界 M9,在上市后的 27 天时间里,拿下了 4 万个订单。图片来源为问界官网。
新车型大幅换新后上市,问界实现了触底反弹。最新数据表明,问界 M9 2025 款刚刚上市,27 天的大定数量为 4 万台;问界 M8 上市仅 4 天,大定数量就达到 5 万台。鉴于这两款车的落地价处于 40 - 60 万区间,能获得如此庞大的订单量,着实远超很多人的预期。
理想今年的更新换代情况相比之下相对较小,所以它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理想在增程式中大型 SUV 领域属于早期的开拓者,曾经凭借对家庭场景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占据了蓝海市场。不过,它存在双重对冲压力:其一,华为鸿蒙智行凭借问界 M9、M8 等多款车型,对理想 L6 至 L9 形成了压制态势;其二,零跑等新入局者以低至“半价理想”的策略,对理想的核心配置进行了复刻,从而分流了价格敏感型用户。
理想汽车 2025 年第一季度交付量达 9.29 万辆,同比增长 15.5%。销量体现出了理想面临的挑战。尽管实现了增长,但此增速比同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平均增速(高达 47.1%)要低很多。
问界进行了大幅焕新,而理想 2025 款车型的更新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软硬件方面。在新车领域,理想纯电车型 i8 将于下半年上市,要想保持以往的高增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更关键的是,理想长期依赖的增程技术,其“无续航焦虑”这一核心卖点正在被竞品迅速瓜分。在 2025 年,大量上市的竞品涵盖了增程、插混、换电等多种动力形式。特别是在宁德时代骁遥增程电池得到普及之后,更多的车企能够快速地复制增程方案。
2025 年,中大型 SUV 市场将展开激烈战斗。这将是理想汽车遭遇的第二次重大冲击。第一次考验出现在 2022 年第三季度。李想曾说,华为问界 M7 的发布,给理想 ONE 带来了毁灭性影响。它直接致使理想 ONE 销量崩溃,并且被迫提前停产。在一个季度内,理想 ONE 亏损高达十几亿元。
这次打击使得理想汽车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调整。2022 年 9 月底,理想开始全方位学习华为,并且在组织层面提升为矩阵型组织。与此同时,理想快速地实施紧急产品调整,迅速将 L9、L8 推向市场,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位以及高效的执行力,稳住了市场的节奏。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突破了 50%。中国汽车市场形成了初步的新格局。随着众多参与者的加速进入,中大型 SUV 这片“最后的蓝海”,正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从“蓝色”转变为“红色”。
在这场竞争中,它更为残酷且更强调综合实力。未来的赢家,或许不是技术最为超前的那一个,也不是价格最低的那一个,而是能够读懂用户需求的那一个。
理想汽车的安身立命核心优势是精准的产品定义能力,此能力正面临全新一轮的巨大挑战。理想能否凭借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实现突破,这将是决定其未来命运的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