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初戴眼镜苦恼多,准分子激光手术风行欧美,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4-16 15:02:03     133

初戴眼镜的人大多会感到苦恼。因为一旦戴上了眼镜,很可能就要一辈子戴着。女孩子会担心眼镜不美观,而男孩子则会担心运动时不方便。

于是,各类治疗近视的仪器、药品以及手术开始流行起来。大家听得较多且疗效神奇的是一种名为“准分子激光”的治疗手术。这种手术做完只需 15 分钟,通常在 1 周之内就能使视力恢复正常,并且手术风险较低,在我国很流行,在欧美也很流行。仅在美国,每年就有 70 万人接受这种手术,到目前为止,做过这种手术的人累计已达 1600 万。

也许你会说,这项技术在药监管理方面要求严格的欧美国家都已经获得了通过。那么,是不是应该认为它没有问题呢?其实并非如此。

矫正视力,除了戴眼镜,还有……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准分子激光手术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眼睛属于一个复杂的器官。它的各组成部件需要非常精准地进行协调,这样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简单来说,它如同一部照相机,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有一个可调节的、用以接收光线的开孔,此开孔被称作瞳孔;有一套用于折射光线的晶状体系统,其中包含瞳孔前面一层透明的覆盖物,也就是角膜,以及瞳孔之后一个呈球形的晶状体;有一张可多次使用的“胶片”,即视网膜,视网膜上生长着感光细胞;最后还有一组控制瞳孔大小、晶状体形状和眼睛转动的肌肉群。

正常人的眼睛,光线会穿过角膜和瞳孔,接着经晶状体折射,之后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近视眼患者在生长发育阶段,因近距离工作养成不良习惯,致使眼球的前后轴变长,就相当于视网膜后移。这样一来,远处物体的光会聚焦在视网膜前,而非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患者就看不清远方的物体了。他们身体发育成熟后,眼球形状就已定型且无法矫正,因此不得不一辈子佩戴近视眼镜。

近视眼镜从光学角度来看,其实是一面凹透镜。它有缓和光的折射程度的作用,能使眼睛的焦点后移,重新投射到视网膜上。其实,要达成这个目的,还有另一种方式,那就是重塑角膜,改变角膜的屈光度,从而改变聚焦的位置。当下重塑角膜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准分子激光手术。

用激光“打磨”你的角膜

虽然目前准分子激光手术有好几种,但其基本原理都是重塑角膜。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是一种精确度极高的激光器。它可以发射紧密聚焦的紫外线光束,这种紫外线光束仅能穿透角膜表面不足 1 毫微米的深度,1 毫微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其深度相当于人头发丝直径的 1/50。正常人的角膜厚度大约为 500 至 600 微米。当功率极高的激光照射在角膜上时,角膜的上层细胞会汽化蒸发,从而使角膜变薄,这被称作“光切除”。

由此看来,准分子激光每扫一次,削去的角膜只是你角膜总厚度的 1/500 不到,这显示出其精确性。当然,如果需要切除的角膜厚度大于 1 毫微米,只需让激光多扫几次就可以了。

角膜的打磨办法有两种。其一,直接在角膜的外表面进行切削。有一种办法是先使用微型角膜刀在角膜外表面切出一个“瓣”,接着可以把这个“瓣”折在一边,就如同把皮肤掀起一小块那样;之后用激光去“打磨”切口,削去一部分角膜;在“打磨”完毕后,再把“瓣”恢复原状;因为角膜组织生长速度很快,所以角膜“瓣”在几分钟之内就会与其余部分粘合在一起,并且在一周之内切口就能够完全愈合。

角膜削去的量是多少,在哪个部位削,这一切都由电脑控制来完成,整个过程具备极高的精确性。这种手术通常不能让眼睛完全恢复到正常视力的状态,但是能够明显降低佩戴近视眼镜的度数,在术后能够让大部分患者摘掉眼镜。

角膜可以随意打磨吗?

这种高科技手段设计得很完美。可正是这样看似完美无缺的手术,因为忽视了眼睛的一些基本生理功能,所以术后产生了大量副作用。

我们之前用“打磨”这个词去形容角膜的切削,仿佛角膜就像是一片玻璃或者透明塑料一样。然而实际上,角膜要比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复杂得多。

角膜看似透明,其表面分布着大量微细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能刺激正常泪液分泌,对角膜起到滋养和呵护作用。用角膜刀切出“瓣”时,无意间切断了这些神经;用激光“打磨”角膜时,再次伤害了这些神经,导致部分神经消失;这些神经无法再生长和复原。这样一来,角膜即使愈合了,然而角膜对外界的感觉却已不再正常,进而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产生干眼症状。轻度的干眼会使角膜表面的液体层减少,会让角膜变得不光滑,会降低投影的清晰度,这就是即便进行了最完美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后患者看景物的清晰度以及颜色对比度,都要比戴眼镜稍微差一点的原因。

例如,戴眼镜后视力能恢复到 1.0,然而即便最完美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也仅仅能让视力恢复到 0.95;戴眼镜能看到鲜艳的红色,而准分子激光手术后看到的却是平淡的红色。并且,中度或者严重的干眼会使角膜上皮细胞更易老化,死去的角膜细胞脱落后,角膜表面会变得凹凸不平,进而产生不规则散光,致使视力模糊,还会看到鬼影、光环等。

神经失去后,角膜瓣变得不牢固了,其牢固度仅为原来的 2%。临床上有这样的发现,在手术后 12 年,角膜瓣能够轻易地被拨开。术后患者只要稍微不小心揉眼,就可能使角膜瓣发生移位,进而导致视力迅速下降以及产生剧痛。术后患者多了一个眼睛容易受伤的隐患。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为尽量控制眼球不动,常常会在患者眼球上施加高压。这种高压虽然持续时间短暂,但有人觉得这样极度的高压,有足够的能力对角膜神经造成损害,并且不可避免地会损害眼内的晶状体。临床上已经观察到,术后患者的白内障发病比其他人要早。目前即便采用最先进的办法,仍然未能解决手术控制眼球动的问题。这个问题若不解决,手术的精度就会大打折扣。

当初的批准者后悔了

瓦西里博士在美国食物和药品管理署工作了 26 年,是一位资深官员。1998 年,是他领导的一个评估小组提交了报告。该报告认为准分子激光手术可行,使得这种手术如今在美国广泛开展。然而现在,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变成了激烈的反对者。

这种手术做的时候是否安全不是问题,手术过程风险确实很低,这一点毋庸置疑。问题在于手术之后能否达到目的,以及是否存在副作用等情况。瓦西里博士 2000 年退休,退休后他对准分子激光手术进行了长达 10 年的跟踪。他发现,做完这种手术的人在第一年中,有 95%达到了某个目的。然而,两三年后,竟然有 50%的人需要重新佩戴眼镜。所以,如果说该手术的目的是让近视患者摆脱眼镜,那么可以说有 50%的人手术是失败的。

瓦西里博士统计得知,20%的病人存在以下并发症:眼痛且眼睛不适,眼睛发痒并伴有异物感,流泪,怕光,视力呈雾状,患干眼,出现光环且晚间无法开车,昼间视力有变化(早上与晚上视力不一样)。更为严重的是,0.9%的病人出现角膜变形。角膜变形属于眼睛的永久性损害,需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进行治疗。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看,在美国有 1600 万做过该手术的人。其中大约有 14 万人的眼睛遭受了永久性损伤,这种损伤包含了失明这种情况。

得到这些数据后,瓦西里博士懊悔不已。当年,他受到一批有名的眼科医生以及准分子激光机器制造商的误导,批准了该项手术。如今,他从当年的支持者变成了激烈的反对者,在各种场合向大众告诫该项手术的危险,并且上书美国食物和药品管理署,请求禁止这项有争议的手术。

目前这种打着高科技旗号而大行其道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存在相当危险性。这种手术历史不长,副作用一时或许不明显,随着时间推移,其危险性会日益突显。近视眼患者若想通过这种手术治疗近视,必须要深思熟虑后再行动。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