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克兰“抢”稀土到台积电,美国产业链的下一场豪赌?
今天来聊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话题!美国近期在乌克兰的稀土方面有重大举动,而他们接下来可能将目光锁定的“猎物”是全球芯片霸主台积电,在这个故事中包含着战略博弈、资源争夺,并且还有一些类似“空手套白狼”的情节,我们逐步进行剖析。
2025 年 2 月,特朗普政府突然拿出一份协议。这份协议表明,若想要美国的军事援助,就需用稀土来交换。这一“资源换安全”的举措让全球都感到困惑。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乌克兰的钛和锂储量能够排在世界的前三位,并且仅其东部地区的稀土价值就超过了 10 万亿美元。
但问题出现了,这些矿藏的一半处于俄军的控制区域,而剩下的那一半处在战火不断的前线。这就如同让乌克兰去做在火中取栗子那样危险的事情。更为奇特的是协议的细节,起初美国提出要获取矿产收益的 50%,之后又改口说要设立一个“联合基金”,然而实际上对该基金的控制权依然掌握在美国方面手中。
这操作是否像房东收租呢?乌克兰收的并非房租,而是自家地底下的宝贝。难怪有专家发出这样的吐槽:美国要把乌克兰当作提款机啊。
那为什么美国这么着急抢稀土?答案自然就在中国身上!
全球稀土供应的七成来自中国。战斗机离不开这些“工业维生素”,电动车也离不开这些“工业维生素”。特朗普先是对中国加关税,接着又扑向乌克兰,其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另起炉灶。
乌克兰的矿并非轻易就能进行挖掘,仅基础设施方面就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并且,俄军的导弹不会辨别对象,是没有眼睛的。在这场豪赌中,美国或许连牌桌都还没来得及摸热乎呢。
稀土大战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关键可能在于台积电。这家台岛的企业掌控着全球九成的高端芯片生产,就连美国最为先进的武器都需要依赖它来进行代工。
最近有三个信号值得特别关注。其一,美国在乌克兰实施的“联合基金”模式,完全有很大可能会被复制到芯片领域。其二,贝莱德集团已悄然收购了乌克兰将近一半的黑土地,其在资本渗透方面的套路运用得非常娴熟。其三,特朗普早就促使台积电前往美国建厂,如今连《芯片法案》都进行了升级,其意图明显是要掌控技术的关键命脉。
如果美国真的对台积电采取行动,会引发多大的影响呢?我们来做个比喻:这就如同突然要求麦当劳只给美国人制作汉堡,而全球其他店铺全部关闭!现在的特朗普团队就是如此地“专横”!
欧洲车企可能因缺芯片而停止生产。手机电脑的价格可能会翻倍。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这些高科技产业就更不用说了。乌克兰那边已经被“资源换安全”的行为搞得很艰难。倘若台积电也遭遇不幸,那么全球科技圈恐怕会发生地震。
危机中藏着机会。中国近期在稀土出口方面对美国进行了限制,使得五角大楼不得不四处寻找替代品。倘若美国真的将台积电掌控在手中,那么中国很有可能会加快推进自身芯片产业的发展,并且会联合日韩企业重新开创局面。
网友曾说:“你若断我芯片,我便断你稀土,看谁先无法承受。” 实际上,从乌克兰的矿坑到台积电的晶圆厂,美国所运用的这套“产业链控制术”,其本质就是“两手同时进行”:一方面以安全作为筹码,另一方面凭借资本开辟道路。
历史告诉我们,吃相难看容易噎着。当年美国称阿富汗是“锂矿界的沙特”,然而挖了十几年,却连一点水花也没见到。现在乌克兰的稀土大饼被描绘得比披萨还大,但能否吃到嘴里,还得看普京是否同意。
当技术和资源成为武器时,我们这些普通人所拥有的手机、电脑以及新能源车,是否会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刺激程度远远超过好莱坞大片。对于此,你们有着怎样的看法呢?#发优质内容享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