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IT之家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成功抵达火星表面的一处新区域,该区域可能藏有火星上最为古老且最为引人入胜的岩石。
2021年2月,“毅力号”成功降落在直径大约为45公里的杰泽罗陨石坑,其肩负着探寻火星曾存在生命痕迹的使命,同时计划搜集数十个样本,为将来将它们带回地球做准备。在过去的四年多时光里,这辆与汽车相仿的火星车已经驶过相当长的路程,现正抵达一处新区域——一个名为“Krokodillen”的岩石露头高原。此名源自挪威普林斯卡尔尔斯福兰岛的一座山脊,在挪威语中,“Krokodillen”的含义是“鳄鱼”。
IT之家报道,"Krokodillen"区域面积约为30公顷,位于杰泽罗陨石坑边缘的古老岩石与较远处的平原之间,形成了一道明显的分界。过往的研究发现,该区域可能含有黏土矿物,而这些矿物通常在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形成。
若“毅力号”在“Krokodillen”区域探测到更多这类矿物,那么这一发现将揭示该区域在历史长河中或许曾经是生命繁衍的乐土。
“Krokodillen”岩石的生成早于杰泽罗陨石坑的形成,它属于火星的早期地质时代——诺亚纪,堪称火星上最古老的岩石之列。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帕萨迪纳分校,“毅力号”副项目的研究员肯・法利于5月19日发表声明称,若“Krokodillen”区域出现生命迹象,这些迹象很可能源自火星历史上的一个截然不同、更为久远的时期,而非去年我们在“夏雅瓦瀑布”陨石坑所观测到的那个时期。
夏雅瓦瀑布由一块呈箭头状的岩石构成,去年“毅力号”对其进行了考察,结果揭示出与远古微生物活动相符的化学成分和构造。不过,这些发现同样可能是地质活动所致,所以目前它们尚不能被视为确凿的生命迹象。
实际上,考虑到“毅力号”所携带的科学设备数量有限,要确定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显得相当困难。因此,这辆火星车需要搜集样本,目的是为了将这些样本未来带回地球,在遍布全球、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中进行深入的研究。然而,火星样本的回收任务在前景上尚存诸多变数;特朗普政府可能在2026年的预算案中提出取消将“毅力号”采集到的样本运送回地球的现行方案。
根据5月19日的公告,"毅力号"科研团队正实施一种创新的采样方案。火星车将不再封闭其已装满样本的容器,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舍弃已采集的样本,转而收集可能更具吸引力的样本。团队之所以选择这种策略,是因为"毅力号"剩余的未封闭样本容器数量有限,而它还有众多充满好奇的领域等待探索。
“毅力号”装备了43个样本容器,其中38个被用于采集样本,而剩余的5个“见证”样本容器则用于协助任务小组确认采集样本中是否存在地球上的污染物。据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南加州分部的“毅力号”项目临时科学家凯蒂・斯塔克・摩根透露,目前“毅力号”还剩下7个样本容器尚未被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