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签署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消息一经公布,美国买家纷纷响应,立刻展开行动,连续夜间向我国发送邮件、拨打电话,急切地要求加快发货进程。
林日生所在的盐田港,作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枢纽,承载着我国对美国出口超过四分之一货物的重任。
不止盐田港。
中美两国关税调整实施后,我国众多港口向美国出口的集装箱数量激增,导致仓库爆满,整个外贸行业因此热议不断。
声明公布后不足一天,美国航线订舱的货物出运量急剧上升,集装箱数量由原先的少数几箱激增至接近4000箱。
在浙江宁波港,某物流集团美线经理吴慧表示。
这几天,去往美国的航线都接近爆仓,客户询单电话一个接一个。
订单量激增导致舱位紧张,一舱难求,因此各地港口和物流企业正忙于调整运输方案,尽管如此,运力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据内部人士披露,公司已从东南亚及欧洲航线迅速调拨船只至指定港口停靠,然而舱位短缺问题依然严重,缺口高达30%。
面对美国客户的急切订单要求,深圳、义乌以及上海等地的外贸公司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根据外贸追踪平台Vizion发布的数据,自中美双方实施关税减免措施以来,我国至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数量大幅增长,增幅接近三倍。
事实上,5月底之前,美线舱位已全部售罄。
一夜之间订单激增,让众多外贸公司喜形于色,但也迫使他们不得不通宵达旦地加紧生产。
在宁波慈溪市,韩电电器全自动冰箱生产车间,马力全开。
发布声明之际,美国客户迅速与我们取得联系,表达了他们对生产排期和货物发送的迫切需求。近期,我们的生产线已达到满负荷运作状态。
在上海,美国客户也在火速下单、催促发货。
该针织企业于政策公布之夜迅速恢复了生产活动,短短48小时内,5万件积压的成品衣物顺利通过了所有生产流程。
30万件库存,也销售一空。
全国范围内,呈现出一派热烈非凡的景象,让人难以置信,然而就在几天前,中美之间这条全球最为繁忙的航线,却曾一度陷入极度低迷。
美国人熬不住了
长滩港,崩了!
在MarineTraffic全球船舶追踪情报网上,有人对珠江口与圣佩德罗湾港区的船舶动态进行了实时对比,不禁发出惊叹之声。
因为他发现:
在全美集装箱港口中位居前列的长滩港,昔日繁华景象不再,船舶往来变得稀少而分散,整个港口显得异常冷清。
这并非幻觉。
事实上,这种情况从4月2日以来,就一直存在,并且不断加剧。
根据外贸追踪平台Vizion所提供的信息,在四月的首个星期,驶往美国的集装箱预订数量与前一周相比,出现了显著的减少,降幅高达67%。
当时,很多人觉得,这已经是最差的情况了。
然而,在5月9日这一天,美国圣佩德罗湾港区的官员透露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
在过去12个小时内,并未有任何货轮自我国启航,驶向美国西海岸的两个主要港口进行货物运输。
自1981年中国货轮首次泊靠长滩港以来,此类现象实属罕见,即便是2020年那场全球疫情肆虐期间,也未出现过类似情形。
长滩港并非个例。
西雅图港,美国第二大集装箱装卸港口,在5月7日这一天,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情的事实:当天抵达的集装箱船只数量竟然为零。
西雅图港口的专员瑞安·卡尔金斯抱怨说,这里根本就没有任何货物被运送过来。
在美国,港口卡车驾驶员被视为高收入职业,其中顶尖司机的年收入可达到十四万美元。
由于关税的加征,货物吞吐量大幅减少,这给港口的卡车司机带来了生计上的巨大冲击,他们面临着亏损甚至破产的困境。
很多卡车司机愤怒至极。
在选举过程中,支持特朗普的卡车企业负责人蒙塔尔博愤慨地表示:“特朗普必须睁开双眼,正视他所在国家的真实状况。”
不寻常的萧条状况同样让长滩港的执行长马里奥·科尔德罗感到焦虑,他发出警示:
若状况未能及时得到改善,货架上的商品将可能迅速减少至空荡。消费者预计在接下来的30天里将明显感受到这一变化。
加州州长纽森更是毫不客气地表示:
这已不是简单的黄灯警告,而是亮起了红灯。美国政府亟需保持清醒,因为他们对经济已造成了实实在在的损害。
言外之意,再谈不成我们就难了。
在加征关税之前,美国人民已经深陷通胀和货物短缺的困境中。
以鸡蛋为例,长达三年的供应短缺使得其价格猛涨,增幅超过数倍,众多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因此受到了显著影响。
缺货的远不止鸡蛋。
4月23日,美国零售业的三大巨头——沃尔玛、塔吉特以及家得宝的领导人,一同踏入白宫,与特朗普总统进行了一场私密会晤。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透露,在那令人心惊胆战的夜晚,三位重量级人物合力向特朗普施加压力。
“再这样下去,感恩节前货架就会像飓风过境般空无一物。”
得知超市货架可能被一扫而空,原本满怀信心的特朗普,面容立刻转为铁青。
世界离不开中国
并不是美国人民不努力。
美国对中国实施高额关税政策后,众多人士普遍认为,美国企业将迅速转向东南亚市场,抑或直接在本土进行生产。
这些年,美国人也确实一直在这么做。
但,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美国《连线》杂志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众多美国中小型企业因高昂的成本和低下的生产效率,根本不具备在国内进行生产的条件。
在美国本土,甚至连熟练工人都招不到。
波音公司被誉为美国制造业的荣耀之巅,然而,它同样长期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困扰,而且,根据多篇文章的报道透露:
波音公司员工上班吸食毒品,导致质量问题频发。
意图将订单及生产线迁至东南亚,却意外发现当地仅能进行基础代工,而所需的原材料和产业链仍对中国有较大依赖。
浙江一位阳光房厂长熊伟平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这位来自美国洛杉矶的客户,为了削减成本,特地前往东南亚寻找替代的生产厂家。然而,经过一番努力,他最终发现此事根本无法实现。
要么定制不了,要么就是拖了几个月,连图纸都搞不明白。
迫不得已,又灰溜溜回来找中国工厂。
美国人历经周折,反复探寻,最终确认:在全球范围内,唯有中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别无他选。
面对美国的无力感,我国工厂与贸易商的应对策略更为丰富,且显得更为从容不迫。
多年的关税威胁持续存在,使得众多中国商家早已摒弃了焦虑情绪,转而主动寻求拓展其他市场的机会。
在广东,主打婚纱的明瑞集团,过去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近年来,随着公司持续拓展欧洲业务,美国与欧洲市场的份额比重已由过去的七成对三成转变为如今的七成对三成。
积极拓展全球其他市场,让中国商家有了更多的底气。
在义乌,这座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面对关税的重压,众多女老板们显得从容不迫,她们向记者们坦言:
没啥感觉!降价不可能,不卖美国还可以卖全球。
全球市场广阔无垠,即便美国市场受限,我们仍可拓展至欧洲、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以及中东等区域,因此,我们的生意活动必须继续进行。
在等额关税实施之前,有商家成功获得了一笔来自美国客户的订单,该订单的金额高达三十万元。
由于美国关税的大幅上涨,货物未能按时发出。待关税有所回落,客户询问时,她已经将所有产品转移至其他市场销售完毕。
不仅如此,众多企业已变得更为精明:他们不再大规模储备货物,而是根据订单的数量来决定生产量。
历史一再证明,关税战没有赢家。
一百年前的美国,正值喧嚣的二十年代,工业生产量激增,然而农业领域却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在此特定时期,当时的总统胡佛于1930年颁布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此举使得美国的平均关税率上升到了59%。
胡佛的想法很简单,通过加征关税,保护国内农业和制造业。
此举引发了1028位美国经济学家的共同抵制,他们对于胡佛实施的高关税政策提出了严重警告。然而,胡佛却依然固执己见,我行我素。
结果,美国人没等来农业复兴,反倒进入一场更大的经济萧条。
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独断专行,或许有必要深入研读一番历史。正如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经济学教授道格拉斯·欧文所说:
我们迫切需要寻求21世纪的创新方案,而不是重蹈1930年代所犯的错误。
参考资料
[1]《急剧下降!美港口官员惊到了》环球时报
[2] 《催发货、赶订单,爆单!一舱难求再现》央视网
极目新闻报道,面临美国客户订单流失,企业不得不重新转向中国工厂进行下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华商韬略,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