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参加老同学聚会时,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些驾驶电动车的人聚在一起,可以就电池续航能力这个话题热烈讨论长达半小时,而坐在旁边的驾驶燃油车的人却难以加入他们的对话。
您要是现在还没感受到这种变化,那可得仔细看看这篇文章了。
五年时光看似不短也不长,然而在汽车行业这片领域,或许真的会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掀起一场巨浪。
第一个扎心现实:加油站的VIP可能变成"冤大头"
现在加油还能挑选心仪的优惠日子,五年后再来观察,情况又将如何?那时国际油价早已不再受产油国的单一掌控。
沙特阿拉伯的阿美石油公司去年投资了高达100亿美元用于太阳能项目,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则斥巨资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站,这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却在自己打自己的脸。
到时候中东王爷们不靠卖油赚钱了,您猜油价会不会涨到肉疼?
国内这一趋势愈发明显,去年充电桩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加油站的数量。目前,电动车充电变得如同寻找便利店一般便捷。预计五年后,充电站的密度将增加一倍,届时加油站将面临关闭、转型或转变为充电站的抉择。
您不妨设想一下,届时整个城市加油站寥寥无几,油价自然会随着服务费一同攀升。如今加满一整箱油的费用,五年后或许仅能加到半箱,而剩余的那半箱油,恐怕得花高价去寻找所谓的“油贩子”购买,这样的情景,绝不亚于当年手机漫游费的荒谬。
第二个暴击:开着油车可能连城都进不去
别说这是危言耸听,现在国内已经有城市试点"低排放区"了。
双积分政策这把利刃愈发锋利,众多车企为了达到标准,几乎将燃油车生产线削减殆尽。待到五年之后,当您驾驶着国六B标准的燃油车驶入市中心,或许需要缴纳一笔名为“污染治理费”的费用,这费用远比停车费更为高昂。
更为严厉的是,某些旅游城市甚至可能明令禁止燃油车辆行驶,比如云南的丽江、海南的三亚等地,那里的碧空白云简直就是他们的经济命脉。
届时若您计划自驾游览洱海,抵达高速入口便遭遇拦截——唯有改乘电动车,或是选择乘坐渡轮。这种无奈之感,与那些无法驶入北京五环的外地车辆车主所经历的困境颇为相似。
第三个隐形炸弹:二手车商看见油车就摆手
现在去二手车市场转转,还能看见油车电车平分秋色。
五年之后您若再访,恐怕会发现寻找诺基亚专柜的情形与今日并无二致。那时的年轻人购车时,更倾向于追求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功能,而这些特性在燃油车上是难以实现的。
您那精心保养的油车,可能还没人家撞过保险杠的电车好卖。
最严重的是电池技术正飞速发展,如今电车续航的担忧成了一件小事,五年后或许只需充电十分钟就能行驶800公里。那时,燃油车的续航优势将不复存在,二手车价格恐怕会像跳楼一样跌落。目前,二十万元的燃油车开五年后还能卖到八万元,但五年后可能免费送都无人问津——毕竟年检尾气新规越来越严格,仅修车费用就足够购买一辆二手电车了。
第四个慢性折磨:养车费能吃掉半年工资
您现在可能觉得电动车的维护费用较低,但五年之后,当您看到燃油车的保养费用明细时,恐怕会感到十分惊讶。
国六B的油车非常娇嫩,更换一个三元催化器就能买到一部iPhone,而修理颗粒捕捉器的费用几乎能抵得上三个月的油费。随着年检尾气检测的日益严格,今天可能需要添加燃油宝,明天又得更换氧传感器,这些开销扔进水里恐怕连个水花都激不起。
电车维护在五年之后或许会变得如同给手机贴膜那般简便。电机享有长达十年的质量保证,而智能系统则可通过远程进行升级,甚至无需前往4S店。
这边更换油车的正时皮带费用高达数千元,而电车车主只需在手机APP上轻点几下即可完成,这种差异实在是让人难以承受。
第五个社交暴击:开油车可能变成"老古董"
在朋友聚会上谈论汽车,您是否还能提及发动机那激昂的轰鸣所蕴含的浪漫情怀?然而,五年之后,他们的话题或许已经转变为:“我家的汽车已经能够自主寻找充电车位了”,或者“昨晚通过OTA升级,车辆新增了无人机跟拍功能”。
您对此油价上涨三毛一事颇为挂心,而加油站前排队等候的时间长达半小时,这场景显得颇为尴尬,仿佛是使用老式手机扫描二维码一般。
社交圈层的变迁愈发明显,目前驾驶BBA级别的豪车还能保持一定的气场,但五年之后,恐怕只有驾驶配备激光雷达的电动汽车才能彰显身份。商场停车场的显眼位置已被充电车辆占据,而燃油车则被迫停放在偏僻的角落。
待到那时,若携子外出,孩童们便会抱怨道:“爸爸的车为何不能自动停车呢?”
说句掏心窝的话
我们并非意图贬低燃油汽车,即便在我家的车库中,也停放着一辆老旧的捷达。然而,随着时代潮流的滚滚向前,它并不会对任何人提前发出警示。目前更换车辆的确让人感到心痛,但如果固执地拒绝变革,五年之后,或许不得不面对油价上涨、车辆贬值以及行驶不便等三方面的严峻挑战。
若您手头有闲置资金打算投资,不妨关注一下中石化正在建设的充电站点数量——就连石油销售行业都开始转型了,这样的迹象难道还不足够明显吗?
当然也有人会说:我就爱发动机的声浪!我就信不过电池安全!
这句话并无不妥,然而必须深思熟虑:为了这份情感,每年额外支出两三万元,是否真的划算?展望五年之后,或许驾校的教练车都已转变为电动车,您真的打算与时代潮流抗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