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硬核双创赛事总决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硕果累累,硅羿科技斩获小微组一等奖

作者:软荐小编      2025-02-27 10:01:32     151

在硬核“双创赛事”的总决赛舞台之上,有一批科创明星正在孕育。在这个舞台上,集成电路产业成果丰硕,生物医药产业成果丰硕,人工智能产业成果丰硕,新材料产业成果丰硕等各个产业都成果累累。而其核心的关键词包含突破“卡脖子”,包含填补空白,包含高附加值,还包含投资和机遇。

2 月 26 日下午,“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举行了总决赛。历经初赛、复赛和预决赛这三轮的激烈比拼,有 16 家企业从一万多个报名项目中成功突围,得以站上最终的舞台。在这些企业当中,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荣获了小微组的一等奖,上海橙科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成长组的一等奖。

_这场硬核“双创赛事”,见证“硬科技”对话“硬平台”_这场硬核“双创赛事”,见证“硬科技”对话“硬平台”

总决赛现场 本文图片均为主办方供图

填空白的硬科技

想象一下,RNA 生物农药犹如孙悟空拔下一根毛,能够变出众多兵马去精准地对害虫进行打击。在总决赛的路演舞台之上,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唐雪明娓娓道来。RNA 生物农药被称作农药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并且入选了 2024 年《科学》杂志的十大科学突破。而致力于该领域研发工作的硅羿科技,此次获得了小微组唯一的一等奖。

硅羿科技是中国第一家从事 RNA 生物农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它首创性地运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和 AI 智能算法。通过这些技术,建立了从研发到生产的一系列自主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平台。目前,公司已经建设好了中国首个 RNA 生物农药合成生物学技术工艺体系。并且登记测试了全球第一个 RNA 杀菌剂以及中国第一个 RNA 杀虫剂。

在“创·在上海”的舞台上,“硬核”已不再是新鲜的词汇。统计数据表明,赛事中每家参赛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在逐年增加,2016 年是 1.3 项,到 2024 年提升到了 15.64 项;每家参赛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也在不断上升,2016 年为 158.35 万元,到 2024 年达到了 428.77 万元。高科技成为参赛企业的显著特征,高增长也成为参赛企业的显著特征,高附加值同样成为参赛企业的显著特征。86.83%的参赛主体在硬科技领域深耕,这些参赛主体的“硬核”成色十分充足。

上海赞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参赛的项目是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钌催化剂(詹氏催化剂)。赞南科技凭借该技术,在 2013 年于浙江嘉兴港区建起了国内首条氢化丁腈特种橡胶生产线。2015 年,这条生产线顺利投产,实现了重要战略物资的国产化,将国外企业的垄断局面彻底打破,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创始人詹正云透露,二期的生产线现已建成。下个月,该生产线将开始试生产。设备产能得到了优化,生产效率会更高,产品成本更低且更具竞争力。除了新材料之外,催化剂在新药研发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詹正云更倾向于将自己的主业放在新药研发上,他表示目前有一款口服小分子减肥药正处于临床阶段。

詹正云有 15 年留美经历,他说在国内创新创业时,希望做一些产业化的创新,而非写文章发专利。他的战略目标必定是市场上目前尚未解决的,技术壁垒较高且附加值较高的,期望能够解决新材料、癌症、罕见病方面“卡脖子”的问题,让老百姓用得起新药,让企业用得起新材料。

强托举的硬平台

谈到企业的成绩时,唐雪明常常会提及在上海的科研土壤中深深扎根所具有的意义。他还曾表明,“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是一个极为良好的展示平台,这个平台能够助力企业少走一些弯路,并且能够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使企业能够以更长远的姿态走下去。

2012 年开始举办,到现在已经有十三年了。“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陪伴着创业者一路走来。在这十三年间,它托起了一颗又一颗科创明星。据了解,到 2024 年为止,大赛一共吸引了超过 7 万家科创企业报名参赛。其中,将近 920 家企业在全国赛中获得了优秀成绩。目前,大赛已经持续了八年。在这八年中,它一直保持着地方赛区报名数全国第一的成绩,同时也保持着获奖数全国第一的成绩。并且,它已经成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一个专业的赛事平台对小微企业意义重大。上海库曜新材料有限公司此次的参赛项目为界面材料之纳米防腐涂层。德国、美国、日本的四家企业曾垄断相关技术,而库曜的产品性能比同类产品优 30%左右,价格仅是它们的 50%,既能摆脱技术垄断,又能降低成本。

库曜是一家年轻的从传统产业起步的企业,它通过此次参赛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未来,它将在低空经济等新的市场需求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投入。公司市场负责人王晓勤向记者表示,投资人和专家给出了很多切实的建议,例如在发展规划上不能仅局限于 3 - 5 年,而要谋划更长远的发展计划。同时,企业未来有更多底气去追求更高端的人才,这是因为引入了更多的资本。

“创业”与“资本”,一直是大赛的关键属性。从数据来看,到目前为止,总共已经有 1.7 万家优良企业凭借大赛获得了 20 亿元的创新资金资助,并且这些企业进一步促使自身加大了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

此次赛事引入了新机制,即“以投代评”机制。并且,对近两年获得股权融资的企业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通过这条通道,这些企业可以直接晋级大赛复赛。69 家优质科技型企业在复赛中表现优秀,这些企业是由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上海科创集团、科创母基金等国有资本以及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推荐的。其中,有 52 家企业获得了市科委创新资金支持,立项率达到 75%,该立项率是平均立项率的 3 倍。

总决赛上,赛事主办方启动了“未来之星创始人训练营”,复旦管理学院也参与其中。该训练营从“赛前-赛中-赛后”为参赛企业提供服务,这些服务是全链条式的且专业化,同时还提供专业精准的辅导,以此帮助科技企业去探索发展的新路径。政府携手高校和资本等多元主体,努力进行构建。构建的是政府公共服务与市场化专业服务联动的“孵+服+赋”三位一体生态体系。并且持续培育出更多的科技企业以及科技企业家。

《哪吒 2》展现出科技创新创业的一个方面,DeepSeek 则呈现出另一个方面。科技创新创业正处于从创新产品逻辑向高附加值服务逻辑转变的过程中。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在主题分享环节表明,一方面是以长产业或制造链、产业工人以及全球最大的商品市场作为基础,从而诞生了新能源车、智能手机、无人机等新技术产品;另一方面是以产业、工程师红利以及快速发展的服务经济为基础,进而催生出了人脸识别应用、DeepSeek 等新技术服务。

在中国转型发展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在上海凭借其优势资源和机遇的环境里,李丰认为,未来在高附加值的领域一定会出现大量所谓的“DeepSeek 时刻”。不过一定要趁早,倘若没趁早,等你有所突破时,就不会再被称作“DeepSeek 时刻”了,因为大家已经习惯并接受了这种突破就是一种趋势。

_这场硬核“双创赛事”,见证“硬科技”对话“硬平台”_这场硬核“双创赛事”,见证“硬科技”对话“硬平台”

总决赛获奖名单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