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举行。一批国内外头部人工智能企业发布了多项重要技术与解决方案。这些企业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之路。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技术和应用分支,其发展成为本次大会的热门话题。记者针对国产大模型有哪些发展新趋势这一问题,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AI大模型应用“百花齐放”
AI 仿生宠物可跟随使用者的抚摸和语言进行随机互动,AI 智能系统能帮助城市水务处理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在 2025 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现场,记者看到,基于 AI 大模型开发并落地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为众多行业注入着源源不断的数字生产力。
在 2025 年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的“模速空间”专场上进行展示的是 AI 下棋机器人。这是新华社记者程思琪所拍摄的画面。
走到商汤科技的展台,工作人员正热情地进行介绍。他们介绍的是新发布的两组产品,一组是最新的大模型产品代码小浣熊 2.0,另一组是办公小浣熊。这些产品可以为企业、开发者以及个人用户提供场景丰富的服务。
场馆的另一侧,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牵着机器狗在馆内溜达。这一情景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围观。宇树科技的市场经理孙宝岩介绍说,宇树科技的机器狗销量在全球市场上已达到占有率 60%以上。
AI 技术和硬件能力提升后,机器狗的应用场景变得更加多元。孙宝岩称,在变电站巡检以及消防救援等场景里,我们的机器狗已被实际应用。它不仅能够降低人工作业的风险,还能实时回传救援现场受困人员的信息,有助于操作者更好地制定下一步行动。
事实上,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不知不觉间已与许多场景形成了紧密的“深度绑定”。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到 2025 年将会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并且会加强通用大模型以及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同时也会注重重点场景的应用。
稀宇科技(MiniMax)的副总裁刘华觉得,大模型的应用边界一直在持续向外扩展。例如在广告领域,已经获得了较为良好的落地成果;在教育领域,也已经有了不错的落地表现;在客服领域,同样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落地效果。
不少开发者认为,我国在 AI 场景的推广应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我国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了难得的实操场景。孙宝岩表示,相信不久之后,大模型应用将会迎来新的突破。
大模型开源成为主流
从 2025 年 1 月开始,DeepSeek 迅速火爆出圈,一直到现在。在这期间,开源正成为国内外众多大模型的一个必然选择。今年 2 月,字节的豆包、昆仑万维、百度的文心以及阿里的通义千问等,都推出了开源模型。
本届大会期间,多家参会企业亮出了自家最新的开源模型。商汤科技发布了 LazyLLM 开源框架等产品;MiniMax 带来了今年 1 月发布且开源的新一代 MiniMax-01 系列模型;阶跃星辰在 2 月 18 日宣布开源的两款多模态大模型也与大家相见了。
可以发现,这些头部人工智能企业聚焦于“开源”。它们在共享最新前沿技术成果的同时,也在致力于降低算力成本。
高水平模型实现开源,大众就能够免费体验优秀大模型的技术能力。这样做能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也能提升渗透率。刘华表示,同时开源还可以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进来,共同促使大模型行业快速发展。
商汤科技的产品总监以及小浣熊家族的产品负责人贾安亚觉得,有更多的人开始着手尝试去使用大模型产品,这对于整个 AI 生态以及产业的发展而言,都属于一个好的消息。“不同的开源模型在能力方面各有其擅长之处,大家也期望通过维持产品的开放性,从而广泛汲取各家之长。”
大会现场,机器人正在进行足球比赛。(受访单位供图)
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开源能够对 AI 大模型在内容生成的准确率方面起到帮助作用。这是未来大模型之间的一个重要竞争指标,也就是看谁的生成内容准确率更高,并且可信度更强。阶跃星辰的副总裁李璟表示,国内开源生态逐渐成熟,这推动了厂商的跟进。我们此次发布开源大模型后,云厂商、社区以及芯片厂商在第一时间就开始跟进适配。这表明大家都察觉到了开源社区的蓬勃生机与强大力量,并且这种跟进适配能够帮助厂商更好地进行迭代。
培育产业生态是关键
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往往迸发于成熟的产业生态。
当前,我国已经陆续地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是用来支持和规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这些地方也都纷纷地开始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以上海的模速空间为例,它是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这里几乎将大模型产业链的每一环都浓缩了。在算力层,有问芯穹、仪电智算等;在数据层,有库帕思、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开源数据平台 OpenDataLab 等;在基础大模型方面,有商汤科技、MiniMax、阶跃星辰等;在应用层,有教育大模型作业帮、能源大模型达卯智能等……
同期举办的 AI 实训营成为开发者们的“脑暴专场”。新华社记者程思琪摄。同期举办的 AI 工作坊也成为开发者们的“脑暴专场”。新华社记者程思琪摄。
良性的产业生态离不开安全的范畴。近两年,人工智能的安全治理受到了广泛关注。上海市委网信办的总工程师杨海军表示:“中国是第一个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法规的国家。我们期望通过这次大会,增进国内外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交流合作,一起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风险挑战。”
艾瑞咨询研究院预测,在 2028 年的时候,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有希望达到 8110 亿元。同时,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将会释放出极为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模速空间的运营方,即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杨晶晶表示:当前大模型产业的发展态势十分迅猛。这就更加需要我们能够始终保持战略上的定力,同时也要对产业的成长保持足够的耐心。我们要努力厚植沃土,静静地等待花开。只要有了良好的土壤,我们就应该相信,那些“种子们”最终一定会茁壮成长,形成一片茂密的森林。